
WBGKH-9000高壓開關分析裝置更新換代十次,每次都有大不同一、面板與功能
1、面板示意
1)測時端口
· 黃色插口A(1~4)連接A相斷口測試線(A相靜觸頭)。
· 綠色插口B(1~4)連接B相斷口測試線(B相靜觸頭)。
· 紅色插口C(1~4)連接C相斷口測試線(C相靜觸頭)。
· 黑色共端G1、G2連接測試線至各相斷口動觸頭(動觸頭互相短路連接匯合).
注意事項:
· 黑色共端插口連結接地線,可有效提高抗干擾性。
· 在現場發現靜觸頭高處存在帶電母線強靜電干擾,可將上述接線反置,即黃、綠、紅斷口線分別連結各相動觸頭;將靜觸頭短路連接匯合后接地并引入儀器黑色共端插口。
特別提示:
·A1端口對應斷口安裝傳感器。
·V5時,C4端口對應斷口安裝輔助接點,C3端口對應靜觸頭斷口?!?/span>t =︱C3-C4︱為預設間距動觸頭運動時間。
2)測速口
· 6芯測速航空插口,連接光電測速傳感器.
3)交流電源輸入
· 電源線請使用本公司提供之250V,10A電源線。
· 現場交流電源應符合220V±10%,50Hz要求,一般不應單線共地供電。
· 插座內保險絲盒內20A保險絲(盒內另裝有1顆保險絲備品)
4﹚外直流電源輸入
· 當使用外直流電源代替內部直流電源,控制操動回路時,接入外直流電源。
5)操動控制回路
· 儀器直流 分+、合+、負 ,插座分別接入開關操動控制回路。
分+ ,接分閘控制回路;分送電時指示燈提示。
合+ ,接合閘控制回路;合送電時指示燈提示。
負 , 接公共回路。
正、負端,可直接送出直流電源,便于機構閉鎖電源及機構儲能電源供處
· 儀器交直流倒采樣時,只需接入外同步的分、負或合、負控制信號即可。
6)直流電壓表
· 指示內(外)直流電源的電壓。
· 指示外同步的交、直流電源的脈沖電壓。
7)內、外電源選擇
· 位置在“內電源”時,調壓電位器可調整內部直流電源,并可控制輸出內直流電源。
· 位置在“外同步外直流”時,外部直流電源可輸入,并可控制引入的外直流電源輸出;如不接入外部直流電源時,則用作交﹑直流倒采樣功能。
8)程控、手動選擇
·位置在“程控”時,由屏幕下方的分合鍵設置分合,按操作鍵后自動送電并測算。
·位置在“手動”時,手動分合控制送電按鈕有效??呻S時手動分、合按鈕送電。如需正常測試,則按手動分合送電按鈕前,需先行設置屏幕下方的分合鍵設置分合,按操作鍵后再按手動分合鍵。
WBGKH-9000高壓開關分析裝置更新換代十次,每次都有大不同2、按鍵功能
·翻頁鍵:按鍵依次循環調出參數設置表、時間項目數據表、行程速度數據表、t圖、 S-t圖、V-S圖、I-t圖,
如出現光屏數據丟失現象,亦可按此鍵重顯數據。
↑鍵:先按住此鍵,再按其他鍵。
↑鍵 + ← 鍵:打印機走紙。
↑鍵 +
鍵:放大圖中,返回坐標點用。
↑鍵 + 選項 鍵:打印數據、波形圖用。
↑鍵 + 翻頁 鍵:存儲數據用。
← → 鍵:
· 調整速度定義項V0~V8;
· 調整校正行程值;
· 調整Sc或Su、SZ處值;
· 向左、右移動光標線。
鍵:放大光標線后的圖形(可多次按鍵)。
選項鍵:
· 在參數設置表中可移動
至需調整的項目。
· 在 “分合” 鍵設置自動重合閘如分 000 合 000 分等 000 參數時,移動位置。
· 在S-t中使用坐標分析功能時,用作置起點、置終點功能用(詳見坐標分析介紹)。
分合鍵:設置“分閘”、“合閘”及自動重合閘等操作命令選項。
操作鍵:其他參數設置后,確認并執行操作,等待觸發。
對比度調整:調整液晶光屏對比度。
WBGKH-9000高壓開關分析裝置更新換代十次,每次都有大不同3、液晶顯示屏
1)參數表
注:如未特別說明,本說明書中有關數據的單位
時間t:毫秒 (ms);速度V:米/秒(m/s);行程S:毫米(mm);
電流I:安培(A);電壓V:伏特(V)
特別說明:
·速度定義欄默認定義直線傳感器測速,只需安裝相應選中的傳感器即可。
·速度定義欄非默認定義傳感器測速,只需選擇其它傳感器即可,但此時可能需要行程校正。
·在使用角度傳感器測速時,須輸入行程校準值,其他傳感器時,也可按此校正。
·選中合分測試模式時,儀器僅測試金短時間
·儀器使用角度傳感器測速時,僅測試行程、速度、速度值。
·儀器使用直線傳感器測速時:合閘不測試返程,分閘不測試開距、插程、沖程。
·剛分(合)速度的測量一般需按廠家指定的名義超程設置剛分(合)點測速,儀器測得的插程是指電氣合閘點至合閘靜止位置的距離;而超程是指引弧環端面至合閘靜止位置的距離。插程值可作為超程的參考,注意二者區別!
其他參數表有時間表、速度表等,見下述。
2) 時間波圖(t)
· O:線圈控制電壓持續時間波形。
· A1~C4:實時顯示斷口狀態
· 按←、→光標鍵移動光標線查開即時數值。
· 按放大鍵放大光標線后波形。
· 按↑鍵 + 放大鍵返回原坐標。
· 當選擇測試時間>1S時,左下角顯示同步觸發至傳感器或斷口觸發的時差。
3) 行程-時間圖(S-t)
· 圖形中行程由上至下為分閘波形,由下至上為合閘波形的法定方向如測試時相反,須使用速度換向線校正方向。
· 按←、→光標鍵移動光標線查看即時數值。
· 按放大鍵可放大光標線后的波形。
· 按↑鍵 + 放大鍵返回原坐標。
· 按↑鍵 + 選項鍵打印當前波形圖。
自定義計算功能:按選項鍵定位前點后,移動光標至后點,再按選項鍵可自動計算此段平均速度。必須從左至右確定前點、后點。
4) 速度-行程圖(V-s)
· 按←、→光標鍵移動光標線查看即時數值。
· 按↑鍵 + 選項鍵打印當前波形圖。
5) 線圈電流圖形(I-t)
此圖形必須單獨測試
· 本圖頁顯示的I-t曲線反映了分(合)閘操作電流隨時間(初始30ms)的變化,運用本頁可進行電磁鐵動作特性分析。
· 按←、→光標鍵移動光標線查看即時數值。
· 按分合鍵設定分(合)操作命令方式。
· 按操作鍵,開關動作后采樣動作電流。
· 按↑鍵 + 選項鍵打印當前波形圖。
WBGKH-9000高壓開關分析裝置更新換代十次,每次都有大不同二、基本操作
1、時間測試線接駁
1)單極單斷口:三相靜觸頭斷口分別連結A1、B1、C1端口線(或使用A2、B2、C2等),三相動觸頭互連短接匯合后連結共端端口線。此類開關有VS1、VD4、ZN28、SN10、SW7、LW25等。
2)雙極雙斷口(動觸頭無外引線排):一側三相靜觸頭斷口分別連結A1、B1、C1端口線(或使用A2、B2、C2等),另一側三相靜觸頭互連短接匯合后連結共端端口線。此類開關有DW2、DW8、DW12等。
3)雙極雙斷口(羊角或橫梁處有動觸頭引線排):一側三相靜觸頭斷口分別連結A1、B1、C1端口線,另一側三相靜觸頭斷口分別連結A2、B2、C2端口線;羊角或橫梁處動觸頭引線排互連短接匯合后連結共端端口線。此類開關有SW6、SN4等。
注意事項:
· SW6-220開關相當于兩組SW6-110串接,接線方法參照上述,還需連接(A3、B3、C3)(A4、B4、C4)端口線。(不需拆下串接的軟連接)
· 單測時間時,可采用任意端口;同時測速時,注意安裝傳感器相與A1對應。
· A1、B1、C1與A2、B2、C2的共端為G1G2;A3、B3、C3與A4、B4、C4的共端為G3G4
2、操作電源線接駁
儀器直流 分+、合+、負 插座分別接入開關操動控制回路
1) 分+ 接分閘控制回路2點處;
2) 合+ 接合閘控制回路3點處;
3) 負 接公共回路16點處
· 如圖所示為電磁操動機構(儀器不提供直流電磁合閘回路電源,其電源由其他大電流電源提供),彈簧、液壓操動機構直接控制分、合閘操動。
· 對其他操動機構,無法保證其接線序號一致,請參考使用。
· 儀器直流 分+、合+、負 輸出時,一般須接在輔助開關接點前(保護線圈和儀器),特殊情況亦可直接接分(合)線圈。
WBGKH-9000高壓開關分析裝置更新換代十次,每次都有大不同注意事項:
· 內電源主動控制開關操動,須斷開二次回路控制電源,避免兩個電源沖突。再行連接上述分+、合+、負直流輸出線。
· 外電源主動控制開關操動時,不須斷開二次回路控制電源。電源選擇置外,連接上述分+、合+、負 直流輸出線外,還需連接外電源 +、 - 直流輸入線。
· 交直流外同步時,不需連接外電源 +、 - 直流輸入線,連接上述分+、合+、負 線,此時由開關自行供電、操作。
在習**總書記視察曲阜五周年之際,“儒家文明協同創造中心”在京召開“儒家思想的創造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”學術研討會,是一次重要的紀念活動、學術活動,也是對協同創造中心下一步工作進行研究和安排的活動,這對山東省乃至國內儒學界協同、合力,創造性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將產生很大影響和促進作用。
習**總書記五年前視察曲阜,并發出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號召,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世界正在出現****的巨大調整、動蕩、變革的一個重大事件,弘揚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由此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。
人類正站在又一個十字路口。此時,世界上像楊朱那樣,茫茫然不知南行還是北去者眾,正需要中國智慧;國人方向已定,但是一時不知如何找到興旺之法的人也有,這也需要從祖先的經驗和教誨中汲取適合于今的思想而發展之,超越之,形成民族共識,自覺而自信地昂然走在新格局下的大路上。因此,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自身,都亟須中華文化的轉化與創造。
對中華文化的主干儒學,進行創造性的轉化和創造性的發展,說難也難,說不難也不難。儒家學說從孔孟開始奠定了的基礎出發,2000多年來,實際上已經經歷了多次重大轉化和創造,甚至可以說,一部儒學發展史,就是儒家思想不斷豐富提高、超越自身、適應發展變化了的時代與現實的歷程,前哲的精神和經驗已為我們“導夫先路”。從20世紀中葉起,中國的社會結構、教育水平、科學成果、文化自覺,特別是政治制度,和20世紀前半葉以及全部過往有了本質上的不同。當下,以繼承、發展儒學,為文明相融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己任的學人,我們心急如焚,是理所當然的,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,“任重道遠”的古訓也在提醒我們:既要全力以赴,又要切避急躁;既要大膽創造,又要牢記根本。為把這一想法說得清楚些,我簡要地提出以下幾點意見,謹供“中心”和同道們參考。